关于开福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18 来源:开福区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大小:

长沙市开福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开福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聚焦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预计,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省市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长20%。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层级实现新提升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强力推进“433”产业攻坚,铺排重大项目227个,投资超360亿元。视频文创业实现营收430亿元,同比增长16%。现代物流业营收突破605亿元,同比增长5%。金融商贸规模扩大,7家金融总部机构成功入驻,全区金融总部机构达70余家。智能制造业全面赋能,荷兰夸特纳斯项目加快建设,金霞产业集聚区千亿级消费类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中心布局落地。产业主体发展壮大。新增“四上”企业130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8家入省拟上市(挂牌)企业库,12家入市拟上市(挂牌)企业库,市场主体突破11万户,增长8.7%。快乐阳光公司获评第六届省长质量奖,友谊咨询获评省长质量提名奖。创新驱动成效显著。遴选180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年共培育推荐15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13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80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50%。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成效显著,中民筑友获评湖南省工业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远璟生物获评湖南省免疫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剑海洋成功创建市级院士工作站,草莓V视众创空间获评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马栏山弗慧谷等3家众创空间被推荐申报省级众创空间,湘域军民融合基地获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月湖文创小镇众创空间等8家单位创建市级众创空间已获公示。助推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兑现授权发明专利奖励135.2万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38件,发明专利授权连续10年保持了10%以上的高增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4件,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三)聚焦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成“长沙市金霞城市副中心”规划论证,成果已纳入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启动建设,湘雅路过江通道加快建设,有序推进潮宗街二期、吉祥巷等片区有机更新。加快公共设施配套,全面增强城市韧性。推进电网“630攻坚”项目16个,建成5G基站3755个,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苏托垸污水处理厂和金竹河等纳污管网完成建设,2020年6月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城市建管更加精细。完成湘民等5个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建设,建成捞刀河南岸7.5公里健身步道。全面清理无牌共享电单车5.5万余台。建设江滨社区夜宵街和五矿长沙韵味街2个精品夜市街区,打造户外广告招牌示范路1条、示范街区1个。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质量达标率超过 99.5%。乡村振兴加速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帮助城步县、龙山县等对口帮扶县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体“五帮扶”。改造农村无害化厕所1272座,投入2200余万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4.9公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消除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薄弱村”8个。金丝皇菊、龙虾养殖等农业产业链形成,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2亿元。开发乡村短途游、近郊游、亲子游项目,成功举办特色乡村旅游节,田园新经济不断涌现。

(四)聚焦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

对外开放大步向前。中欧班列(长沙)提质扩容,已开通10余条欧亚城市线路,跻身全国同类班列前列。长沙国际铁路港、长沙新港(三期)项目加快建设,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全天办理百余项高频事项和享受11大类1000余项政务服务;开展助企纾困“九件实事”,为1.2万余家单位减免社保费4.32亿元,为全区96家中小企业兑现贷款贴息483.35万元,组织12场银企对接会,引导30余家金融机构为493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企业开办在“7410”基础上提出“5310”改革,即将申请材料压缩至5件、开办环节压缩至3个、开办全程4小时完成,全程0收费。截至12月31日,全区存续市场主体超11万户,其中企业超5万户,企业占比45.7%。

(五)聚焦民生实事,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疫情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48场,服务企业1800余家,服务求职者3万余人。鼓励和发展新就业形态,全年新增就业82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为2553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247.41万元,成功认定74名高层次人才。健康开福深入实施。区公卫大楼完成建设,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新改建任务,6家中心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组建11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成30个数字化自助式健康小屋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平台,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 66.4%。2020年1月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估中,我区荣膺全省123个县市区一类地区排名第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加快史家坡学校等15所学校建设,长郡开福中学等4所中小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公办幼儿园13所,新增学(园)位7287个。全区已全部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率先全省建立卫生健康副校长机制,56名医疗卫生专家受聘担任区属63所中小学“卫生健康副校长”。平安开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六清”扫尾接近完成,持续推进“打伞破网”和“打财断血”。平安乡村建设持续推进,累计安装监控视频3671户,遍及12个街道、46社区(村),覆盖率37%,视频在线率81%。“全国整治聚集式传销重点街道”实现“摘帽”。“互联网+群防群治”体系健全完善,目前已在256个小区组建群防群治委员会和工作站。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直面挑战、积极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整体较好。但美中不足,25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有部分未能达到预期。其原因说明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受疫情影响,全国一季度GDP负增长6.8%,上半年GDP负增长1.6%,三季度实现转正;长沙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2%,虽取得正增长,但未达预期。我区全年GDP预计增速4%,虽实现企稳回升,但受疫情影响未达到8%的预定增长目标。主要经济指标支撑不够。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重。商务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1-8月增幅同比分别下降9.4和3.1个百分点,对全年GDP增速形成较大拖累。尽管我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并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有效扭转了消费下滑趋势,但石油类商品对我区社零影响巨大,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仍处于下降区间,改善型消费明显受抑,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仅力争转正。服务业增长乏力,工业提升幅度不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虽逐步回升,总体依然负增长,亦对GDP增速产生影响。

2.市场主体受到冲击。2020年我区持续开展惠企政策兑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传统产业、中小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推进银企对接、用工对接;组织实施促销活动,加大重大活动和精品线路打造,培育消费热点,以稳住市场主体。虽受到疫情冲击,但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68 万户,存续企业超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45.7%,企业占比情况和质量均居内五区首位。全年市场主体总量超11万户,同比增长8.7%,但较预期12万户,增长20%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疫情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冲击传导,进而对居民就业、收入增长都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预计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6%(预期8%),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预期3%以内)。

3.财政收入增速、水运口岸吞吐量下滑。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区经济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疫情得以遏制,复工复产全面推进,财政收入降幅逐步缩窄,但预计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6%,比预期减少0.4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通过水路运输的烟花、木材、粮食等集装箱数量减少;加之国内制造业的兴起,部分工业零部件国内生产而进口减少;总体使得全年水运口岸集装箱吞吐量呈降低趋势,全年总量14.5万箱,比预期减少约3万箱。同时我区大部分外贸企业的货物都在沿海地区集结,大多选择货物入境沿海地区城市报关,因此异地报关占比更大,使得我区在中国(湖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达不到100%,预计全年应用率87%。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践行三高四新、奋力迈向北强”发展主题,强化“产业立区、教育强区、人才兴区、品质城区”理念,深耕“四大产业”,加速推进“一高地三中心”建设,开启迈向北强的现代化开福新征程。

初步确定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产值增长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5.5%;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达18%;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1.8%。

围绕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产业发展提质

实施“产业立区”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视频文创聚焦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版权交易、视频消费、融合传播、文创金融等新业态,新引进文创企业1000家以上,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实现营收500亿元,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现代物流更加聚焦医药物流、医疗器械和冷链物流,全力支持国药控股、湖南医药、老百姓、九州通、恒昌、德荣等企业建设区域性和全国总部,加速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形成绝对优势。金融商贸提升楼宇经济质效,新引进总部企业15家以上,新增税收过亿元楼宇2幢,加速推进大悦城(北辰)商业中心等一批项目达产见效。智能制造以金霞产业集聚区为龙头,继续紧盯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力,打造世界级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统筹推进219个区级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8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经济项目招引,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端产业,依靠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探索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抢抓直播电商“风口”,探索建立专业化网络直播培训基地,打造直播电商生态圈。优化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环境,加快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建设,打造更多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展会项目。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推进“软件业再出发”,聚焦“两园两楼”,推动更多优质软件企业和人才落户开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法律咨询、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制造业服务产业链。加速推动以5G、新能源交通、智慧能源等新基建项目谋划建设。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完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配套,高标准建设管理浏阳河两翼风光带、马栏山公园、马栏山人才公寓、清水塘绿地小学等城市配套项目,打造园区、景区、社区相融合的“最美园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推进金霞新城规划,抓好金霞产业集聚区、关公湖等重点片区开发。加快芙蓉路、黄兴北路、福元路、秀峰商圈建设,持续盘活高岭商贸城、沙坪绣坊街,带动人流、物流向城北集聚。大力推进示范楼宇创建,建设一批以文化创意、动漫游戏、金融服务、软件信息、医疗健康为重点的特色(专业)楼宇。

(二)着力抓改革开放提速

加快开放步伐。加快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争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深度融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跨境电商第三城。拓展开放通道。全力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长沙)开行1000列以上。进一步发挥我区医药产业优势,推动恒昌医药、特瑞精密医疗、润美基因等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医疗物资对外出口工作。推动招商引资。聚焦“433”产业攻坚,大力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加大实体制造、消费类电子、总部企业、软件信息和“三类500强”的精准招商、上门招商。加快互联网产业、科技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项目引进,实现商贸流通业的集聚,继续迸发城市活力和商贸繁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存续市场主体总量达12万户,新增上市企业1家。

(三)着力抓人居环境提标

美化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坚决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一江三河”综合治理,持续抓好桃花溪流域水环境保护整治,推进17个重点水体水质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鹅羊山公园,提质园林生态园、秀峰公园,新建提质街角花园9个,新增绿地面积32公顷。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骨干路网,加快实施1号线北延线、湘雅路过江通道、兴联路过江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湘江大道、德雅路等道路品质提升。推动留芳岭、文昌阁等片区城市更新,提质改造29个老旧小区,实施铁路沿线人居环境提升和危房改造。优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长效化。推进建筑立面、户外广告招牌、共享单车等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投放准确率,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区。推进城市空间治理,完成城市品质提升,做好夜景亮化维护工作,加强市容秩序的管理控制和执法。

(四)着力抓民生事业提档

健全社会保障设施。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推广“老年人餐桌”服务模式,拓展社区养老、普惠托育服务。坚持“房住不炒”,加快推进荷叶美苑、山鹰潭、湘粤村等10个农安房项目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实施《开福区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规划方案》,迈向“名校全域化”;完成麓山高岭、清水塘北辰等8所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在20所中小学校落地部署“互联网+沉浸式智慧课堂”系统。继续实施开福区“教师幸福工程”,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加快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实现全区名师工作室学段、学科全覆盖和名师在学校全覆盖加快健康开福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联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让高水平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体广场等设施建设,实现全区街道、社区(村)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强化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全域旅游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体育场地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繁荣文化旅游市场。深化平安开福建设。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成果,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互联网+群防群治”机制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开福”。



长沙市开福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3月18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