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01054449301101 长沙市开福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105444930110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开福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 |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开福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 妇女保健 儿童保健 妇女病普查 遗传病筛查 产前诊断与接生 高危孕产妇筛查 监测与监护高危新生儿筛查 | |||
住所 | 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路2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易娟 | |||
开办资金 | 594.3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长沙市开福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8.05 | 594.32 | |||
网上名称 | 长沙市开福区妇幼保健所.公益 | 从业人数 | 26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根据财政补助结余,开办资金由1040.83万元变更为594.32万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19年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母婴安全保障方面: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2‰,婴儿死亡率2.61‰,新生儿死亡率1.86‰。 省市民生实事方面: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省政府重点民生项目)完成率207.3%,农村适龄妇女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省政府重点民生项目)完成率107.52%;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长沙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率184.09%;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 (长沙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率207.46%。 出生缺陷控制方面:辖区助产机构上报活产出生缺陷发生率206.48/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100%,婚前医学检查率92.33%,孕妇叶酸服用率99.61%,叶酸服用依从率93.36%;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4.76%;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完成6835人,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完成7456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完成7066人。 妇幼基本公卫方面: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80 %,早孕建册率94.08 %,产后访视率96.93%;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2.12%,新生儿访视率99.01%,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82%。 剖宫产率控制方面:辖区医疗机构剖宫产率为49.27%,首次剖宫产率(机构)27.56%。 二、2019年具体实施情况 (一)政府主导,体系建设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我区以推进“健康开福”和医疗卫生现代化强区建设为契机,将妇幼体系建设、出生缺陷防治、妇幼民生实事等纳入“健康开福”建设重点推进项目。一是强化协作机制。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加强协作,在妇幼健康服务的组织协调、宣传引导、财政保障、工程建设和民生项目实施等方面形成了强力高效的协同机制,不断巩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成果。二是加强经费保障。重点提升全区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水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由2018年的842.64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1054.52万元(增幅25.14%),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围绝经期妇女取环等项目经费纳入财政常规预算。三是推进机构建设。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公卫大楼)已经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强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网底建设,启动实施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置、服务功能、运行管理五个标准化建设,未来三年开福区基层卫生服务质效将稳步提升,不断满足妇女儿童群体的就医需求。 (二)坚守底线,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将控制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做为评判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落实了以下工作:一是明确责任目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母婴安全文件要求,坚守安全底线,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纳入全区卫生健康工作重点考核指标。二是抓好重点环节。严格按照《开福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实行5色分类管理,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对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及时终止妊娠,保护孕产妇生命。2019年,全区新增孕妇7841人,新增产妇8308人,新增高危孕产妇4356人,累计专案管理妊娠风险红色孕产妇19人,紫色72人,橙色749人。三是巩固救治通道。加强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健全红色预警及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三级网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会诊、转诊绿色通道的畅通。6月6日,组织全区各级助产机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演练和新生儿复苏培训,提升医疗机构产科、儿科等多学科应急抢救能力。四是规范开展评审。全年共完成危重孕产妇评审5例,新生儿死亡评审19例,每项评审均邀请辖区省部级医疗机构专家参与指导,对危重孕产妇案例、妊娠风险顺位靠前的高危因素、新生儿死亡原因等进行重点分析,及时发现医疗保健处理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发挥评审实效,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五是强化能力培训。今年相继举办了母婴安全管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高危孕产妇管理等培训班,基层医疗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6月,组织辖区助产机构产科、儿科等相关医务人员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演练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辖区助产机构多学科应急抢救能力明显提升。 (三)压实责任,扎实推进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2019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农村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委市政府将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疾病筛查、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项目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区将4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召开了项目推进专题会议,举办了2期项目专题培训班,培训覆盖到辖区各街道和所有的项目参与机构。开展了省市民生项目专项督导并下发通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改进措施和工作要求。全年全区共为2258名35-64岁农村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服务,宫颈癌早诊率100%,乳腺癌早诊率100%,查出宫颈CIN1级28例,CIN2-3级18例,乳腺癌前病变1例,乳腺癌2例;为6219名孕产妇进行免费产前筛查服务,产前筛查高危孕产妇1568人,干预诊断 1537人,干预诊断率为98.02%;完成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7456例,筛查可疑阳性360人,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人,G6PD(蚕豆病)18人、其它遗传代谢病2人;为41492名0-6岁儿童提供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发现0-6岁儿童各种眼及视力异常4271人。 (四)预防为主,精准防控出生缺陷 我们严格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强化全生命周期和全生育过程服务,做到出生缺陷一、二、三级预防有机衔接,构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长效机制。一是保障了防治经费。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019年,我区按照“应做尽做”原则,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区级配套经费纳入财政常规预算。二是完善了工作体系。辖区各街道公共服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助产机构、产筛(产诊)机构在出生缺陷防治的统筹组织、宣传引导、专家支撑、精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实现了服务优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优化了服务效率;各服务机构均开展了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扫码直补,优化了院内服务流程,加强了项目的宣传,增配了工作人员。均按照技术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免费检测,强化知情同意,规范各项登记,定期核对数据,健全质量管理,真正做到惠民利民。2019年,全区共完成婚前医学检查5137人,检出疾病490人;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562人,查出风险人群347人;完成地中海贫血初筛5688人,初筛阳性免费进行基因检测162人,确诊地贫患者116人;完成NIPT检测6835人,发现21、18、13三体高风险和其他染色体异常51例,确诊24例染色体病胎儿;完成新生儿遗传性耳聋检测7066人,发现新生儿先天性重度感音耳聋、先天性迟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其他异常基因携带者350例。 (五)强本固基,落实妇幼均等服务 一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服务优先,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全面做好妇幼基本公共服务,区级加大了质控力度,定期开展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电子档案抽查,确保基本公卫服务规范、真实。2019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80%,产后访视率96.93%,早孕建册率94.08%,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82%,新生儿访视率99.01%。二是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全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管理,全面落实综合干预措施。2019年,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率100%,孕早中期检测率99.8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100%,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96.25%,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预防治疗率100%,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100%。三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大力推进爱心助孕特别行动,将符合条件的夫妇纳入爱心助孕免费或优惠服务范围,全年共开出172张介绍信,完成移植79人,移植成功63人;落实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和围绝经妇女免费取环项目,全年共开展免费计划生育结扎术31例,人工流引产114例,放置宫内绝育器58例,取环382例(其中围绝经期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281例)。 (六)建章立制,规范服务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严格依法执业、持证上岗;二是严格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提高首次签发率,严格废证管理,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按序做好新旧出生医学证明更替工作。2019年,全区助产机构共签发出生医学证明24723张,首发率97.91%,废证率0.145%。 三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质量控制与评估。2019年,针对全区5家助产机构,共开展了4次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控制,2次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艾梅乙项目工作专项督导,10月份组织了包括爱婴医院、产科质量、民生实事在内的综合质控与评估;针对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开展妇幼健康综合质控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9年10月15日至2022年10月15日。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2017年12月29日至2020年12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书敏联系电话:18684835321 报送日期:2020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