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新污染物吗?相关答疑

发布时间:2022-11-13 来源:微信公众号“湖南生态环境” 字体大小:

问:什么是新污染物?新污染物主要包含了哪些物质?

答:国际国内尚⽆新污染物的权威定义。新污染物⼀般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对⽣态环境或⼈体健康存在⻛险,尚未纳⼊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以有效防控其⻛险的污染物。国内外⼴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扰素、抗⽣素、微塑料等。

问: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涉及的⾏业有哪些?

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物体等)能够⻓距离迁移并⻓期存在于环境,具有⻓期残留性、⽣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毒性,对⼈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是我国履⾏国际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管控物质,主要涉及化⼯、⽯化、制药、农药、畜牧、印染、汽⻋制造、涂料、橡㬵等⾏业。

问:常⻅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我国有什么管控措施?

答:常⻅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全氟⾟基磺酸及其盐 类 和 全 氟 ⾟ 基 磺 酰 氟 ( PFOS 类 ) 、 全 氟 ⾟ 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十溴⼆苯醚、短链氯化⽯蜡、六氯丁⼆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三氯杀螨醇、全氟⼰基磺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PFHxS类)、得克隆等。其中全氟⾟基磺酸和全氟 ⾟ 基 磺 酰 氟 ( PFOS 类 ) 、 全 氟 ⾟ 酸 ( PFOA类)、十溴⼆苯醚、短链氯化⽯蜡、六氯丁⼆烯和五氯苯酚均列⼊我国第⼀批、第⼆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进⾏控制;此外,PFOS类、PFOA类和三氯杀螨醇被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录(2019年版)》进⾏分类管控,PFOS类和短链氯化⽯蜡被列⼊《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实施进出⼝环境管理登记。

问:什么是内分泌⼲扰素,它有哪些环境及健康危害?

答:内分泌⼲扰素是指进⼊⽣物体内,可通过⼲扰⽣物体⾃⾝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类似⽣物体⾃⾝激素的作⽤,对⽣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及⾏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或⽣物体外源物质)。环境内分泌⼲扰素,亦称“环境激素”,是环境中与⼈和动物体内激素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浓度极低,但⼀旦进⼊⼈和动物体内,便能参与体内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或分解,⼲扰⼈和动物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络的正常功能,使⼈和动物的免疫⼒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畸形⼉出⽣率上升。

问:内分泌⼲扰素来源于什么?有哪些分类?

答:内分泌⼲扰物多为有机污染物及重⾦属物质。我们使⽤的农药大约70%-80%属于内分泌⼲扰物;我们所使⽤的塑料,其中大部分的稳定剂和增塑剂也属于内分泌⼲扰物;⽇常⼈们所⻝⽤的⾁类、饮料、罐头等⻝品中也都含有内分泌⼲扰物。⼀些有机化合物如烷基酚(AP)、烷基酚聚氧⼄烯醚(APE)、双酚 A 、 邻 苯 ⼆ 甲 酸 酯 ( PAE ) 、 多 氯 联 苯 类(PCB)、农药(如有机氯农药)等都是内分泌⼲扰物。主要有以下⼏种类型:

(1)农药和除草剂:包括滴滴涕(DDT)及其分解产物、六氯苯、六六六、艾⽒剂、狄⽒剂等。

(2)⼯业化合物:包括多氯联苯、多溴联苯、壬基酚、双酚A、邻苯⼆甲酸酯类、烷基酚类、硝基苯类等。

(3)类 固 醇 雌 激 素 :包 括 17α- ⼄ 炔 基 雌 ⼆ 醇(EE2)、17β-雌⼆醇(E2)、⼰烷雌酚(DES)等。

(4)植物和真菌雌激素:分为异⻩酮和⽊酚素两大类。如三羟异⻩酮(降⾎脂药)和⾹⾖雌酚。

(5)⾦属:包括镉、汞,有机汞更具内分泌活性。

问:什么是壬基酚?有什么危害?我国有什么管控措施?

答:壬基酚⼜称壬基苯酚(NP),是⼀种精细化⼯原料和中间体,我国曾⽤于⽣产表⾯活性剂壬基酚聚氧⼄烯醚、农药助剂、橡㬵抗氧剂、润滑油添加剂等。壬基酚属于内分泌⼲扰素,具有可疑的⽣殖毒性,对⽔⽣⽣物具有⾼危害性,在⽔体、沉积物中难降解,已列⼊《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批);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将其列为 化 妆 品 禁 ⽤ 组 分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指 导 ⽬ 录(2019年本)》将其列为淘汰类物质;2022年1⽉农业农村部规定禁⽌使⽤壬基酚。

问:抗⽣素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环境危害特点?

答:抗⽣素是指由微⽣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等动植物在⽣活过程中所产⽣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类次级代谢产物,能⼲扰其他⽣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素的滥⽤会导致病原微⽣物产⽣耐药性;低剂量的抗⽣素⻓期排⼊环境中,会造成敏感菌耐药性的增强;并且耐药基因可以在环境中扩展和演化,对⽣态环境及⼈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抗⽣素对其他⽣物也可能产⽣⼀定的毒性。

问:我国针对抗⽣素有哪些管控措施?

答:2016年原卫⽣计⽣委牵头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动计划(2016-2020年)》,对规范抗菌药物管理提出⼀系列要求;2017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动计划(2017-2020年)》,全⾯规范兽⽤抗菌药物的使⽤;农业农村部要求⾃2020年1⽉1⽇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态环境部将抗⽣素菌渣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实施管理;《发酵类制药⼯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均对相应⾏业废⽔中抗⽣素排放限值进⾏了规定。

问:什么是微塑料?有哪些常⻅微塑料?有什么环境及健康危害?

答:微塑料是指⼀维尺⼨小于5毫⽶的化⼯合成⾼分⼦材料(化学纤维、塑料、橡㬵和涂料等)纤维、碎⽚和颗粒,主要包括聚⼄烯(PE)、聚丙烯(PP)、聚氯⼄烯(PVC)聚苯⼄烯(PVC)尼⻰(聚酰胺/PA)聚对苯⼆甲酸⼄⼆醇酯(PET)六大常⻅聚合物。微塑料有颗粒小、数量多、分布⼴的特点,容易被海洋⽣物摄取,除了少量能够随消化道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物体内堆积,对⽣物体⽣⻓构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微塑料中含有的部分化学物质,容易扰乱⼈体内分泌系统,甚⾄会造成胎⼉以及⼉童神经系统损伤。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分享到: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